Skip to content

RUN @ RATE 并不是RUN @ CYCLE

  • by

在“Performance test in series production 试产中能力测试”中,介绍了德系VDA的能力测试,Pre-Production Test 预先生产测试(标注2),Process Validation过程确认 (标注3),在预先生产测试环节,所需要的生产量没有定义,但是从示意图可以看到比量产后的需求高峰(Peak production)要低很多,也比过程确认的生产量要低很多。但是过程确认放行(标注3)所需要的生产量则与高峰时的需求量齐平,说明德系汽车行业的要求里,对于生产件批准的基础是有要求的,比如BMW和VW就明确要求2TP ,即所谓两天的生产和产量来确认生产过程的稳定性,之后才批准PPAP(德系的PPA),当然实际当中会看情况,不一定非得两天。这相当于标注1处的试跑,标注2处的短跑(笔者理解为Run @ Cycle),标注3处的长跑(笔者理解为Run @ Rate),显然长跑胜出才更符合实际的生产运作,尽量将各种异常突发状态所造成的影响,或者说主信号下的噪声给淡化,短跑就那么50米,100米冲刺一下,有可能能跑完但是之后就累趴下了。

8D 与函数求解

  • by

个人的概念里首先整个8D就是对Y=f(x1, x2, x3,…) 的求解,可能性原因里的鱼骨图就是其中的自变量因子x1,x2,x3…,其次一一验证,排除,求解,但是常出现的现象是8D 分析就是将所有已知的x1,x2,x3 …列出来,而没有找到本次具体质量问题对应的X。

其次一阶或者单一影响因子问题相对容易分析,至少容易定性,比如某个部件机加工尺寸超差;或者是某个模组本身的功能不良;某个产品收料时的外观不良(排除运输因素),但是二阶或多阶问题的分析难度大大加大,比如两个部件通过胶水粘接但是粘接后失效,其中涉及两个部件的粘接面和胶水过程;多个零件组装后的功能失效;时间和环境等外部因素造成的不良,比如生锈,PCBA的静电问题;又比如某次导弹发射失败,涉及方法面面的原因,那么分析则更加困难了。

网站ICP备案粤ICP备2022015479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 © 2017-2023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